聚焦金课建设 赋能检验人才培养 ——金华职业技术大学农学院绿色食品生产技术专业开展《食品理化检验技术实训》教学改革研讨活动
[日期: 2025-11-07 ] [点击数: 10 ] 来源: 农学院 作者:

近日,金华职业技术大学农学院绿色食品生产技术专业全体专业教师齐聚农学院智慧教室,围绕《食品理化检验技术实训》课程教学改革阶段性成果开展金课建设专题研讨活动。本次研讨以“深化改革成效、优化课程体系、夯实金课基础”为核心,旨在进一步推动课程与岗位需求、技能竞赛、职业证书的深度融合,为培养高素质绿色食品检验技术人才明确方向。

活动伊始,课程改革牵头教师首先系统梳理了《食品理化检验技术实训》的阶段性改革成果。据介绍,该课程自启动改革以来,已构建“三维目标引领、岗课赛证融合、资源立体支撑、评价多元驱动”的实训教学体系,开发活页式指导手册、食品检验虚拟仿真软件等特色教学资源,改革成效显著。

教师们围绕课程四大核心改革举措展开深入交流。针对“知识+技能+素质”三维教学目标,教师们一致认为,这一目标体系有效破解了传统实训“重操作、轻原理、忽素养”的痛点——通过“懂原理(法规与方法逻辑)、会操作(仪器与流程规范)、有素养(严谨与协作品格)”的分层培养,学生不仅能掌握食品水分、脂肪、亚硝酸盐等10类关键成分的测定技能,更能树立“食品安全守护者”的职业意识。研讨中,有教师结合教学实例提到:“在食品中蛋白质测定模块,学生需同时完成凯氏定氮仪操作(技能)、数据误差分析(知识)、实验台规范整理(素质),三维目标的融合让实训教学更具系统性。”

随后,围绕“岗课赛证”一体化教学内容框架,教师们重点探讨了60学时课程的优化方向。该课程当前划分的“重量法”“滴定法”“比色法”“劳动教育与综合技能”4个项目,已实现与食品检验员、农产品检验员岗位任务,世赛“食品与粮食赛道”“食品安全与质量检测赛项”标准,以及“农产品食品检验员”“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内审员”证书要求的精准对接。教师们建议,后续可结合区域食品产业特色,在项目中新增“地方特色食品(如金华火腿)品质指标检验”子任务,进一步强化课程的地域服务属性。

教学资源体系建设是本次研讨的另一重点。针对课程已建成的“国家标准+校内实训+校外基地+数字化资源”立体支撑体系,教师们围绕虚拟仿真资源的应用效果展开讨论。大家认为,虚拟仿真软件有效解决了危险试剂使用、大型仪器操作等实训痛点,可节约教学成本,但仍需补充“智能化检验设备操作”等场景,以匹配行业技术升级需求。同时,针对多家校外合作基地的实训安排,教师们计划优化“企业真实任务进校园”机制,将企业送检样品的检验任务转化为学生实训项目,让教学更贴近岗位实战。

在课程考核评价环节,部分教师提出,可增加“学生互评”环节,让学生在分组检验任务中相互评价操作规范性与协作贡献度,进一步提升素质目标的考核精准度。终结性考核的“随机实操任务”模式得到一致认可,教师们决定后续将考核任务与企业真实检验需求进一步对齐,如增设“食品保质期内品质变化跟踪检验”等综合性考题。

本次研讨活动不仅总结了《食品理化检验技术实训》的改革经验,更明确了金课建设的下一步方向。参会教师纷纷表示,将以此次研讨为契机,持续优化课程内容与教学方法,推动“岗课赛证”融合向更深层次发展,为绿色食品产业培养更多“懂技术、守规范、有素养”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助力区域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



电话:0579-82230087   传真:0579-82230509

COPYRIGHT◎金华职业技术大学 农学院   地址:浙江省金华市海棠西路888号东教学楼5号